音画梦想理事长张碧巍入选新一届银杏伙伴

 

碧巍的银杏伙伴之路




       碧巍用她四年来的实践证明了,她正是银杏伙伴计划所寻找的人:那种在看到某个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的社会问题时,会产生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要去解决它,并且立即采取行动,百折不挠的,会以一种创新的方式,大规模地系统地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人。

       她用她的所思所行诠释着银杏的这一期待。对碧巍来说,不论是流动儿童还是乡村留守儿童,都应与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相对丰富的孩子一样,拥有享受艺术教育的权利。而艺术教育的介入,能够在心态和创造力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。这种信念贯穿于她申请银杏活动计划的始终。




       事实上,她入选银杏伙伴计划的过程也足够波折。

       第一次的申请她失败了。

       碧巍与银杏伙伴最早的缘分始与2015年。那时她创办音画梦想不过一年的时间,她对弱势儿童艺术教育的热忱令评委印象深刻。但项目评审充满疑虑:年轻的她,对公益的投身是否只是一时冲动?她是否能将她的美好的愿望踏实的落地呢?而这之后,她用几千名名流动孩子的笑脸交出了一份答卷。

       但第二次申请她依旧失败了。

       正如一名刚拿到驾驶证的实习司机一般,碧巍承认,还算是公益圈新人的她确实还是缺少一些路感。她需要沿着自己找到的正确的方向继续扎根下去。在这之后,碧巍扎根社群,致力于更加深入的了解服务对象,并不断的进行着自我改进和突破。

       接下来的2017年,受到邀请的碧巍主动放弃了银杏伙伴计划的申请。在这一年她继续更加深入的根植于弱势儿童艺术综合课程 ,并开始了规模化的探索。也正是在这一年,机构继续稳步发展,拓展了更多的筹资渠道,并得到了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媒体曝光。

       2018年,第三次申请银杏伙伴计划。这一次,碧巍入选。 而水到渠成,也是碧巍对第三次参评银杏伙伴并最终入选的形容。




       当选银杏伙伴计划的历程也恰恰是这几年音画梦想机构发展的写照。

       从最初凭借热忱和爱心作为起点,有过受挫,但逐渐扎根并申根,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并迅速发展。

       在提及几次失败的经历时,碧巍显得十分轻松。我觉得这其实是好事,她说,失败是任何一件事情成功前的宿命“。几次失败背后的经验教训和启示,也鼓励着碧巍一次次爬起来,并继续用更稳的步伐走下去。